东堂策企业管理战略指导中心
东堂策企业系统产品查验


新闻详情

似是而非的企业管理逻辑之五:人性关怀抓管理

 二维码
发表时间:2015-11-07 16:59作者:东堂策来源:东堂策企业管理战略指导中心

人性化管理为当下诸多管理者所津津乐道而极力为之。人性化管理,无外关怀二字,关怀无外人情之辞。余曾有言:管理的基本工具是法制,辅助工具是人情。此即对应法治人治。在诸位印象中,人治或为万恶之源。其实,法治与人治作为管理工作两种基本方法,本无是非对错,出现是非对错者,人而已。诸位恶感人治,全因法治与人治关系未处理好。如何处理两者关系?只须把持一原则:能实施法治的领域绝不实施人治,法治触及不到的地方就实施人治。如,张三因送家人急诊就医而迟到,如何处理?若以法不容情办了张三,恐将使众人心寒而挫伤积极性;若以法不外乎人情而饶了张三,势必出现特例而引来破窗效应:今日张三因送家人急诊就医迟到而得饶,明日李四则可能因身体欠安而迟到,后日王五则可能因见义勇为而迟到,再往后陈六则可能因找不到小孩而迟到,等等。遇有此等问题,怎么办?饶张三不饶李四则有失公平,赦王五不赦陈六亦有失公允,若是全饶全赦,法制则形同虚设,有道是:有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更可怕。其实,只要遵从刚才所述原则即可:先法办张三,而后上医院慰问张三家人。张三迟到属法治领域,此时不可参合人治而饶了张三;抚慰张三情绪又是法治不可触及的领域,此时当须人治安抚。实践中,诸多管理者常不顾法治而四处留情,且有高举人性大旗而以人情替代法制者,以致法治常遭人治肆意蹂躏。人性关怀本为大善,但举人性关怀为大治者,必铸大恶。且,但凡想人性关怀抓管理者,其思想必存一痴想:人情可换人心。殊不知,人心不足蛇吞象。比如,管理者为求人性关怀而将工作时间缩短至每天6小时,其实,就算缩短为每天工作3小时,或每周工作2天,众人还是认为你做得不够好。又比如,当下诸多企业为留住人才,除予优厚待遇外,不乏力求工作环境舒适化、工作内容轻松化、工作时间生活化者,自以为如此人性关怀必能留住人才。然,身在曹营心在汉是为留人乎?纵使留住人,其能安心乎?安心能尽心乎?鄙人给诸多企业解决管理麻烦时,从不在安心留人上浪费半点心思,反而力使众人忧心且竭力赶人,何以如此?欲盘活企业,必先盘活人。如何盘活人?八个字: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。当然,诸企业管理者初时亦对本人做法深表忧虑,误以此举必将失才,殊不知,世上何处无芳草,没有芳草有杂草,杂草丛中还有花,花儿一旦盛开来,世间芳草皆杂草。结果证明,只有让人忧心方能让人对工作上心,只有竭力赶人方能让人竭力赶工。员工能够上心和赶工即可达成管理目的——诱发下属积极性。当然,我使人忧心并非胡作非为,竭力赶人亦非看谁戳眼就削谁,而是力造竞岗用人为分争劳的管理生态。竞岗用人为何物?优胜劣汰而已;为分争劳为何物?天道酬勤而已。话说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,但此非人道主义之,而是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和天道酬勤的自然之道,此即道法自然。然,若想道法自然当须知晓人之天性,后将人之所欲及所恶置之于前。如此之下,众人必将趋之若鹜,纵使工作环境艰苦,其亦有条件要上,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;纵使工作任务再重,其亦将没事找事”“主动挑事。相比之下,管理生态若不能顺适人之天性,纵使环境舒适、工作轻松、人情温暖,亦难触动员工,只因其非员工所好、所欲、所求。时下,我等常讲以人为本,何为以人为本以人为本钱而已。然,诸管理者却误为以情为本而大施人情关怀,以致本钱难有其为。如何发挥人的本钱作用?以人之天性为本钱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