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堂策企业管理战略指导中心
东堂策企业系统产品查验


新闻详情

似是而非的企业管理逻辑之二:因人而异抓管理

 二维码
发表时间:2015-11-07 17:02作者:东堂策来源:东堂策企业管理战略指导中心

   遇有企业管理者大侃特侃管理要因人而异于前,我必痛苦且纠结:言其英明睿智,恐其迷途不返;言其愚蠢幼稚,恐其裹足不前;若要沉默不语,又恐失礼于人。遇此情况,我常告诫自己:帮人是情分,不帮是本分,而后插上一句:你的牙缝还夹有菜叶使其闭嘴。但凡想因人而异抓管理者,其思想必存一幼稚想法:企业就是长大了的个体户。我曾数次告诫服务过的企业主:时下诸多企业虽长着企业的身板,但骨子里仍是个体户。若论企业与个体户有何区别?企业靠管理制胜,个体户靠决策制胜。管理企业似如驾车,车子若乏动力,驾驶员车技再神、把向再准,行将不远,弄不好车子跑着跑着便爆胎散架。个体户则不一样,动力全在自个脚下,只要腿脚勤快,方向选对即赢。同时,个体户手下仅数人,其可以针对个体差异因人而治,但企业动辄成百上千人,如何因人而治?管理工作若要因人而治,国民十三亿,国家领导人如何因人而治?有同志或说:一级抓一级,层层因人而异抓管理即可。此举貌似圣明,然,管理者可因人而异管好副总、部门经理等人,但孰能保证他们能因人而异管好其下?我曾与多位企业管理者谈及管理工作双原则”,即:视下如死物,视上如无物。所谓视下如死物,即在管理者眼里,被管理者如同木头疙瘩般没思想、没生命;所谓视上如无物,即在被管理者眼里,管理者轻如鸿毛般没地位、没作用。只要做到此两点,企业就能化为有机生命体而自行发展、自行壮大,而不像推车爬坡那样稍有懈怠立马倒退。有同志或问:员工积极性是企业生命之源,若视下如死物,积极性从何而来?无论电视上或是生活中,我等常会听到一句话:规定是死的,人是活的,但真正的管理逻辑恰与反之:规定是活的,人是死的。但是,此非彼,此非灵活,而是有生命。有的小伙伴或将惊愕:法规制度会有生命吗?国有一词名曰机制,何为机制?有机制度而已。当然,强词夺理定难服众,我若不举证,诸位恐将笑我痴狂。此举一例:南欧国家阿尔巴尼亚北部地区,有部口头流传法典名为《卡努法典》,其无任何监执、推行情况下自动执行600余年而不衰;因该法典之血仇条款设计非常科学而极富生命力,故亦极为邪恶,似一诅咒时刻左右着阿尔巴尼亚北部地区人民的宿命。因《卡努法典》生命力太强,阿尔巴尼亚历届政府曾竭力废之而不得,独有阿尔巴尼亚共产党执政时期,该部法典的邪恶之火才暂时压制住,但阿共伴随苏联解体而倒台,《卡努法典》邪恶之火再度死灰复燃,直至今日。或可说,《卡努法典》就是现实版的潘多拉盒,其将冤冤相报何时了演绎得淋漓尽致。去年,曾有新闻媒体专题报道此事,电影《血之救赎》则为其述说。国史上亦有一法极富生命力,其使百姓极度好战、军人极为嗜血,终将整个国家瞬间转化为一台动力十足的战斗机器,该法是什么呢?留个问号予诸位,借此勉励诸位好好研习国史。《卡努法典》生命力之强,主要得益于其血仇条款设计极符机会和危机反噬、机会和危机反生原理,故能完全顺适人之天性,终能自行600余年而不衰。在《卡努法典》面前,不是依法治理的问题,而是法要治理的问题。法要治理即为所有管理者梦寐以求的管理状态——无为而治。管理一个企业,核心就是赋予法规制度生命力,力使其能自动进行管理。法规制度若具生命力,管理的基本逻辑便是:视下如死物,以法活之;视上如无物,以法显之。因人而异抓管理,实为视下如活物,一旦视下如活物,所设计的法规制度必成死物;法规制度若成为死物,在要不要法治的问题上,极易陷入不管就乱,一管就死的矛盾中。